
这几年,与人民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业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,相继高频率的出现在每年的政府报告中,2017年10次、2018年13次、2019年15次,2020年5次,2021年14次。保险已成为家庭需要,人人需要的生活必备品。
而在今年的两会结束后,网络上又冒出来了一个新词彻底火了:“无险难民!”简单解释就是:
没有参加任何保险的人,一旦发生风险降临,就只有借钱,或者卖车卖房。不是负债累累,就是倾家荡产,原本幸福的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,沦为难民。
虽然是个段子,但仔细品过以后,你会发现,这真的就是一句大实话。因为一场意外或者疾病一夜返贫的的例子比比皆是,都说病来如山倒,有时候,倒的不止一个人,而是整个家庭,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,也就隔着一场病,在疾病面前,我们就是如此脆弱。
在热播电视剧《欢乐颂》里面,樊胜美是一个外企HR,月薪不菲,家有房子两套,父母有退休工资,樊胜美父亲因为突然中风住院,急需10万元手术费救命!
樊胜美开始为父亲医疗费四处打电话借钱,当樊胜美妈妈跪地求曲筱绡借钱的时候,这一跪,跪碎了樊胜美所有的自尊,可还是被十万元医疗费打趴下了,最后只有卖房为父看病...
保险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,只要经历过医院生离死别的人都会明白,可真的等到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候,你真的会发现如果没有保险,是多么的无力和崩溃,贫穷给人带来的绝望,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懂。
这让我想起两年前曾经还有个和“无险难民”类似的词语也被刷爆了朋友圈,那就是:” 隐形贫困人口“。
意思就是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,非常能花钱,朋友圈里晒得是去各地旅游,用的一定是苹果最新款手机,这些人看起来绝对不是穷人,但就是舍不得花点小钱买保险,一旦遭遇意外或疾病立马返贫。
保险究竟是什么?简单的说就是当你人生遇到风雨坎坷(意外,疾病,衰老)时,能帮你走出低谷的金融工具。
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樊登就说过,保险制度就是一种反脆弱的设计,是每个人提高反脆弱能力必不可少的金融杠杆工具。我们来听听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。
戳视频↓↓↓
保险在老百姓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?他们或是重视保险、或是渴望保险、或是期待保险保障。
2017年,《远离贫困从一份保障开始》的公益宣传片再一次登上了央视重点时段,用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小故事诠释保险扶贫的大担当。在突出保险扶贫主题的同时,使“保险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理念更加具体和深化。彰显着保险的家国情怀。
她在担心自己养老
他在担心自己生病
她在担心自己的孩子
其实”无险难民“也好,”隐形贫困人口“也罢,都不是原罪,真正的贫穷在于心,一颗缺少未雨绸缪智慧的心,在社会转型的今天,所有能用金钱能买到的物品,都不是奢侈品,真正的奢侈品,是人们心中的安全感。
下面这位任女士是一位老师,从1996年开始,凡是能买到的险种,她都在上面投了钱,家里保单有七八十份了,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保单,任女士说,她心里只有两个字,那就是“踏实”。
从经济角度看,保险是科学合理的财务安排;
从风险角度看,保险是风险管理的聪明举措;
从个人角度看,保险是分担责任的有力帮手;
从家庭角度看,保险是让生活稳妥的保护伞;
从社会角度看,保险是生产和生活的稳定器。
来
疾病(不请自来)
意外(突如其来)
养老(如期而来)
看
打开存折看余额
打开保单看保额
保
保住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,弥补意外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。
保住过去赚到的钱,在不可知的未来,有一笔确定、可控、专属的现金流。
错
大病保险买了不会错,虽然不是每个人100%会得大病,但得了会100%开销巨大;
意外保险买了不会错,不管在与不在,都有你的爱陪伴家人;
养老保险买了不会错,谁都会老,长命百岁是最大的风险。
幸
有保险+发生风险=庆幸
没保险+没发生风险=侥幸
有保险+没发生风险=万幸
险
只有担不起的风险
有保险活着不冒险
嫌
交的时候嫌烦
用的时候嫌少
保险是一种未雨绸缪的风险管理工具,它可以帮助你规避人身风险和财产风险,减少风险带来的伤害和经济损失。所谓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,保险宁可千日不用,也不可一日不备。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对保险说不。
生活从来都是有咸有淡,有风有浪,有苦有甜。当我们真正的懂得生活时,也就真正的懂得了保险的意义。保险不是关住风险的那道门,却是打开希望的一扇窗,她只不过把你的人生从判断题变成了选择题。人生只要有选择,就有了希望!
190096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